2)第三十八章 猜猜我是谁?_嫡长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宏等人非但没有觉得轻松,反而更加心情沉重。这件事透出的信息让他惊吓的同时也有些惊喜,喜的是沈家有这样的一个助力,按照沈华善的推测,那个人在沈家,是谁?连日来,他和沈余益两个人都在排查沈家的人,却都没有什么收获。

  整个沈家也都平静无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沈华善为了工部治水的事情也少有在家的时候,治水的银两户部是划拨下来了,可是要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就要工部官员尽可能地核实各地的情况了,所以工部诸官员大部分都出动了,侍郎袁恪真和都水少监韩忠一道去了河内道,水部司郎中何宽和虞部司郎中陶田去了江南道,沈华善和郎中黄易留守京兆处理工部其他事务,所以非常忙。

  沈则敬就不用说了,给几十名考功考功令史、书令史布置任务,将他们撒向七大道收集官员为官的情况,因这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又敲打了诸人,让他们务必如实公正地将情况汇报上来。其实这些令史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去到各道各州各县将官员的施政记录搬回京兆,就没有他们的事情了,剩下的就是沈则敬等人的事情了:对官员情况一一计算、核实,按照“四善”和“二十七最”的标准,所谓“四善”是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格勤非懈,“二十七最”有刑部审判之最、具监察之最、政教之最等等,记录任官的功过行能,撰写考评之语,定为九等考第,然后送门下省备案,待皇上通过备案并定等之后,吏部发给“考碟”,作为凭证,考课就算结束了,前后历时将近一年的时间——这就是大永考课的历程,说起来简单,其中弯弯道道甚多,由不得沈则敬等人不严肃谨慎对待。

  期间,御史大夫龚如熙带着几个监察御史也来考功司了解过情况。御史台官员协助吏部考课,却并没有一直和沈则敬等人在一起工作,只有等到最后考评定等出来了,才会一一核实情况。除非是发生极其明显和严重的失实,比如一州主官连管内人口脱漏、田畴荒芜数目都不清楚还能擢加一等的,那御史台就要过问了,不然御史台也不会过多干涉,说到底,还是吏部和考功司的事情。

  尚书左仆射萧厚仁、吏部尚书徐友元、吏部侍郎楚炎也都来过考功司几次,对沈则敬等人也多有勉励和慰问,也提出了不少期待,言下之意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什么岔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其实无过就已经是考课的最高标准了。

  沈则敬等人自然都说会尽忠职守,又向几个人报告已经进行到派出司令史阶段了,后续的事情也会有安排等等。

  沈华善和沈则远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管理如流处的事情,所以如流处的事情就全权交由沈余宏和沈余益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