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天青色的盘子(2)_重回1988,从收破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另一边明显是透光的,这就说明这瓷的质地非常好,而且很薄,否则透光度不可能这么高。

  轻轻敲击,发出的脆响非常悦耳。

  赵老板仔细查看了盘子的所有部位,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小心翼翼地把盘子放下。

  “海兄弟,这盘子,我觉得是宋朝的,给个数吧。”

  海川摇头笑道:“不是,是元朝的。您看岔了。

  不过相差几十年上百年的也不算是差的太多。”

  他伸手拿起盘子,对着头顶的日光灯。

  “赵老哥您看,透光,虽然可以说是质地非常好,但更重要的一个就是厚度非常薄。

  而且上手温润,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清代的。

  再看它既不是瓶也不是大型摆件,所以很容易就误认为是清代的瓷器。

  实际上,元代有一种绝大多数人都不太重视的,青釉瓷。

  这个就是了。

  它是继承了宋代的青瓷技术,只是因为元代的时候,对修胚不太讲究。

  而且元代的时候对选料也不如宋代那么精细,所以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盘子的底部有一些杂质,已经融进釉质里面去了。”

  他伸手拿过小手电筒,把盘子翻了个面,照着底座的内圈。

  肉眼可见的微小的颗粒,相对均匀地散布在内圈。

  “所以,这个盘子是元代的青釉盘。

  品相可以说是完美,没有暗伤,釉面光洁而且入手温润如玉。

  按照元代瓷器的稀少程度,您给估个价?”

  赵老板眼睛盯着盘子,恋恋不舍地摇头道:“这样的东西,我买不起。价格只能是价高者得,我能看看,也算是不亏了。”

  海川笑道:“这没什么。您想看的话,随时可以来我家里看。

  我刚买了个院子,闲了来家里坐坐也好。”

  赵老板哈哈一笑道:“那肯定了。有空一定过去,您给我留个地址,说不定哪天我给您介绍几个真正的大款,能买得起的。”

  海川留了地址,收起盘子,这才告辞出来。

  转身他又去了刘老板的松烟阁。

  松烟阁,顾名思义,就是书房里那些东西了。

  松烟,取自一种制作工艺已经失传了的墨的名字。

  真正的松烟墨,并不是前世他看到的视频那种东西制作的。

  而是取老松木主干,年份越老越好,阴干,经过炉膛然后之后,在锅底产生的锅底灰为最主要的原料。

  类似于民间叫做百草霜的东西,只是这个只能用阴干的老松木。

  其中加入鹿胶、香料和其他各种东西后制成的。

  前世他曾见过一块明代的松烟墨,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居然连一丝裂纹都没有。

  老祖宗的工艺,真的是了不得。

  他走进松烟阁,四下里看了看,属实是对这些东西不了解。

  趴在柜台上看了半天里面的砚台,也没觉得多牛逼的样子。

  正在看呢,刘老板才认出他来,走过来拍了他一下。

  他一抬头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