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咽喉_癫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脉

  两寸脉浮洪而溢者,喉痹也。脉微而伏者,死。

  病

  夫喉以候气,咽以咽物。咽则通水谷,接三脘以通胃。喉有九节,通五脏以系肺,并行两异,气谷攸分,诸脏热则肿塞不通,腑寒则缩而硬,硬如有物,常欲痒痛多涎唾,皆使喉闭,风燥亦然。若夫卒然肿痛,水浆不入,语言不通,死在须臾,诚可惊骇。其会厌两旁肿者,俗谓之双乳蛾,易治;会厌一边肿者,谓之单乳蛾,难治。古方通谓之喉痹,皆相火之所冲逆耳。

  治

  治宜先大涌其痰,或以铍针刺其肿处,此急则治其标之法也,内当从治,而以桔梗、甘草、玄参、升麻、防风、羌活、荆芥、人参、白术,茯苓之类,少加干姜、附子等药为向导,徐徐频服,不可顿服。切不可骤用寒凉之药而正治之,非徒无益,而且促其死矣。

  单乳蛾双乳蛾喉闭双喉闭子舌胀木舌胀缠喉风走马喉盖因湿气上行,转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以其形似乳蛾,一为单,二为双。其乳蛾差小者,名喉闭,热结于舌下,复生一小舌子,名子舌胀。热结于舌中,舌为之肿,名木舌胀,木者,强而不柔和也。热结于咽喉,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缠喉风。喉闭暴发暴死者,名走马喉风。

  喉闭之症,其人胸膈素有痰涎,或因饮酒过度,或因忿怒失常,或因房事不节而发作也,何则?饮酒过度,是胃火动也;忿怒失常,是肝火动也;房事不节,是肾火动也。火动痰上而为痰热,燔灼壅塞于喉嗌之间,所以内外肿痛,而水浆不入也。治疗之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则用丸散以吐痰散热,治本用汤药以降火补虚。

  方甘桔汤

  甘草防风荆芥薄荷黄芩(各一钱)桔梗(三钱)加玄参(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频频噙咽。

  咳逆,加陈皮。咳嗽,加知母、贝母。咳发渴,加五味子。唾脓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面目肿,加茯苓。呕,加半夏、生姜。少气,加人参、麦门冬。肤痛,加黄。目赤,加栀子、黄连,咽痛,加鼠粘子、竹茹。声哑,加半夏、桂枝疫毒头痛肿,加鼠粘子、大黄、芒硝。胸膈不利,加枳壳。

  心胸痞,加枳实。不得卧,加栀子。发斑,加防风、荆芥酒毒,加干姜、陈皮之类。

  清咽利膈散〔批〕(按此方治咽痛清火之剂)

  连翘黄芩栀子薄荷防风荆芥桔梗玄参黄连大黄金银花牛蒡子朴硝甘草

  上锉一剂,水煎服。

  绵球散(王伯泉传)

  草乌(一个,重一钱,余药各一钱,生)胡椒荜茇红豆细辛牙皂上为末,用乌梅去核,拈作饼,包药末在内,仍以药末掺之,以绵裹缚筋头上,先用鹅翎管,削针刺破,将绵球蘸淡醋缴喉中患处,去痰为度。如牙关不开,先用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