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七章 金缕玉衣_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阴沉木本身并没有尸体防腐与保存的功效,古代达官贵人视作阴沉木为上等寿材,是因为它在风水堪舆的阴宅的辟邪、镇宅作用上。

  到了开棺的环节,直播间有人还是忍不住走开一下,不是谁都能接受这种场面的。

  就连许晴也别过脸去,生怕看到人骨头。

  但其实,根本看不到。开棺后,尸骨穿着金缕玉衣,包得严严实实。

  “这玉衣的品质有点超乎我们想象呀!”钱老看了一眼,惊叹道。

  只见眼前的金缕玉衣玉片成衣后排列整齐,对缝严密,表面平整,颜色协调,着实令人惊叹。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古代人民迷信,以为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幕““缀玉衣服“,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玉衣二十余件,其中,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是制作最精美的。

  一个王妃就用这么好的金缕玉衣,这是钱老他们没有想到的。

  “这是无价之宝呀!还好,没有被盗墓贼光顾。”直播间有人发言。

  方醒看到后,笑道:“盗墓贼就算看到,也不会偷走,只会把里面的金丝抽走,玉片不会要。”

  此话一出,直播间的人就一头雾水。

  “为什么?玉不是更值钱吗?”许晴同样满眼的疑惑。

  “成件的金缕玉衣,虽然宝贵,但偷出来是很难卖出去的,就跟青铜鼎一样,很难出手,烫手山芋,谁还浪费力气呀?盗墓贼来偷东西,无非就是为了赚钱。金线则不同了,拿出来实在不行,融了便可以。”刘世军跟大家说道。

  最后,又补充:“当然,如果真有买家这么大胆的,跟盗墓贼预订,那还是会冒险弄出来。”

  随后,方醒把自己的想法跟钱老他们说一下,就是准备投钱建设,将这里的古墓搞成旅游观光,跟其他陵墓博物馆一样。

  像这座水下的古墓,建两条玻璃电梯下来,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嗯!可以,这种模式,很多地方都在搞。”钱老和赵老都赞同。

  毕竟这些古墓遗址等,想要更好维护下去,就要资金。而要资金,就不得不商业化,仅仅靠国家的资金补贴,是做不了多好的。

  再说了,一些古墓,对公众开放,也有弘扬传统文化等作用,让普通老百姓更多地了解历史文化。

  至此,系统任务完成,方醒已经知道秦始皇十二铜人的下落,得找个比较好的时机公开。

  老胡同志不能闲着呀!

  一天后,考古队果然又在芦石村找到一座古墓,震惊了不少人,都上了热搜,不少网络媒体、自媒体都在传。

  而不少游客得知消息,也忍不住跑到芦石村看热闹。

  一时间,芦石村的游客量大增,让芦石村的村干部们看到了发财的希望。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