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五章 当卢和席镇_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成了统一意见,十名潜水员穿戴好潜水设备,带着水下的拍摄仪器一起下去。

  还没到深水区,就拍摄到河床有一些青铜器。

  看到这一幕,丁建辉直接想要抽水了。

  “那好像是一块青铜当卢吧?”刘世军说道。

  方醒点头:“应该是,做工还挺精致。”

  “铜当卢是什么?”许晴不懂。

  不止她不懂,直播间也没有几个人知道的。

  “古代系于马头部的饰件,形式各异,放置在马的额头中央偏上部,也就是马鼻革与额革部位交接处的饰品。铜质的当卢盛行于商周时期。”刘世军解释。

  这不仅在中国流行,在国外好像也流行给战马的头部中央绑一件饰品。

  “我怎么看,这些东西像中原来的?”方醒疑惑了。

  明明旁边的那个古墓,里面的风格都是西南古国的,而这个水潭底部的东西,却像是从中原搬过来的?

  他们这里属于南方,在古代,绝对是南蛮的地区。

  两千多年前,中原对这里的管辖是很薄弱的。

  岭南地区的开发则要到秦朝以后,名将赵佗率五十万秦军南下,秦朝在岭南开辟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新的郡,后来秦朝灭亡时,赵佗便在南越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归顺中原。

  丁建辉也皱起眉头:“确实,刚才看到一件席镇,那也是中原的东西。”

  “席镇又是什么?”许晴有点不好意思地问道。

  “呵呵!跟镇纸差不多,顾名思义,就是压住席子的一种物件。”丁建辉笑着解释。

  在高架家具传入中国之前,人们一直习惯于席地而坐,席子也一直是古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用藤子、芦苇、蒲草或竹条编织的席子不仅容易卷边,起身时席子还会移动,因此席镇应运而生。

  玉石、青铜、黄金、陶瓷等制作的席镇不仅实用,而且因各朝各代人们思想意识、审美取向的不同,而衍生出各种样式。

  早在战国时,席镇就已经非常流行,制作精美的多来自汉墓,材质多样,造型多样。

  刚才看到的那个席镇,看样式应该是秦汉时期的。

  这样的话,跟旁边的那座古墓,有点对不上号呀!时间都不一样。

  旁边挖掘的那座巫师墓,根据丁建辉他们的研究,应该是秦朝之前的古墓。

  很显然,两者之间,好像没什么联系呀!

  丁建辉他们没有马上吩咐潜水员,将水底的东西捡上来,而是继续探索。

  画面一转,就看到一个黑影慌张逃窜。

  大家知道,那就是水猴子。估计是看到水里有动静,摸了过来。可看到那么多人,立即被吓跑了。

  动物保护研究中心那边的潜水员立即跟踪水猴子而去。

  那才是人家的目标,不可能还给你继续探墓什么的。

  不久后,几名成员到达最深处,显示五十二米。没有潜水装备,常人还真到不了这个深度。

  扛着水下摄影设备潜水员将镜头一转,大家就看到,靠着山崖的一边,一级级的台阶往山体里面延伸。

  “我的天!还真有人将墓建到水下的。”刘世军惊呼。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都大眼瞪小眼。

  看这工程量,还真不小呀!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