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八章 清仓大甩卖_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器精品已经在悄悄地升温,主要是因为民国瓷器本身就具备了较高品质,其艺术表现力也并不逊色于前朝。

  “五千欧元一件吗?”

  侯爵点头:“五千欧元!”

  颇有点清仓大甩卖的架势。

  他确实找人鉴定过,得出的结论:这些瓷器的价值并不高。所以,怎么出手,都是一个难题。

  于是,他才拜托陈华强帮忙,找一些中国的同胞来帮衬。

  方醒等人相视一眼,微微点头。

  三万多人民币一件,是可以挑一挑的。在国内,清末民初的瓷器,大多也是几万块,甚至几千元一件,超过一百万的,凤毛麟角,比较少见。

  “那我们得好好挑选一下了。”刘世军表示。

  方醒则是问道:“侯爵,是瓷器五千元一件,还是所有东方的艺术品?”

  侯爵也是个聪明人,他摇头,让孙女翻译。

  “我祖父说,其他的艺术品,要十件、十件地买。每十件6万欧元。”凯瑟琳都有点无语,这不就是捆绑销售吗?

  凯瑟琳挺无奈的,别人的祖先去东方掠夺,抢的都是贵重的宝物,自己的祖先似乎只是弄了一堆次品回来。

  “行,那我们先挑瓷器吧!”

  说完,方醒跟刘世军就行动起来。准确来说,是方醒行动起来。刘世军的鉴定能力也就那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让他来挑,这一趟估计都能亏。

  “这不是哥窑瓷器吗?清末民初的时候还生产?”许晴见方大哥一连拎着四五件,都是哥窑瓷器,就忍不住询问了。

  她跟着方醒这么长时间,耳濡目染,多少也能认出一些瓷器。

  尤其是哥窑瓷器,特别好认,瓷器表面满是裂纹的,就是哥窑。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现在都有生产呀!不要奇怪。这些瓷器,在当时也属于仿品,或者说仿古瓷。算是民国时期,比较有价值的一类瓷器。”方醒解释。

  清末民初官窑瓦解,官窑良工在中国第三次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的仿古瓷。

  仿古瓷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从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隋、唐、五代的白瓷,到宋代汝、官、哥、定、钧窑瓷,以及元、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瓷等等。

  看着方醒短短一分钟,就捡了二十多件,大客户呀!侯爵大喜,立即让孙女好好招待,自己去给大家冲咖啡。

  侯爵倒也现实,如果只是挑三两件的,估计连招呼人的咖啡都要省下来。

  一看是大客户,态度都不一样了。

  方醒一边选,一边跟大家说道:“这是民国时期的粉彩新艺瓷,也颇有价值。

  它是民国瓷中的一大亮点,在传统的基础上,把书、画、诗、文发挥到了极致,与传统粉彩相比。

  在造型、线条、色彩、光彩、意境等方面,吸收了近代画的技法,实现了‘瓷’与‘画’的完美结合。”

  大家不知道,在这期间,方醒还把十来件明朝的青花瓷,雍正、乾隆年间的粉彩瓷、珐琅彩瓷也收了起来,捡了大漏。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