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二章 来龙去脉_抗日保安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靶员话音刚落,全场顿时一片哗然,这二十七个人里面竟然是冯雪梅的分数最高,难道她就是真凶?而且这个靶位也是有讲究的,大概是十二米左右,刚好是当初刺客行凶时的射击距离。冯雪梅见大家都冲她看了过来,吓得脸色煞白,慌忙摆手道:“不是我,不是我!”

  张文白一跺脚,心里急道:唉,你这傻孩子,怎么不知龗道避嫌呢!没看见大家都在有意掩饰自己的枪法吗?但老友之女也不能不救,于是忙对郑卫国讲:“总司令,不一定枪法好龗的就是凶手吧!”

  郑卫国笑道:“当然不是,我可没说通过枪法来追查凶手!”

  有个笑话,学生问:老师,有三位女士在公园里各买了一根冰淇淋,有一位舔着吃,一位咬着吃,还有一位含着吃,您认为哪一位是已经结婚的?

  女教师红着脸说:我想应该是含着吃的那位。

  学生得意地说:不对,是带着结婚戒指的那位。不过我很喜欢您的思维方式。

  郑卫国也跟大家开了个玩笑,他根本没打算用射击水平来追查凶手,这太不靠谱了。毕竟命中十几米外的目标并不算太难,而且这二十七个人里面会玩枪的又有很多,其中不少人的枪法甚至可以说相当不错。

  张文白疑惑道:“那总司令的意思是?”

  郑卫国蹲下去随手捡起一枚弹壳,解释说:“子弹在发射过程中。弹头和弹壳上都会形成的各种痕迹,根据这些痕迹就能判明所用枪支的某些特征。”说着一挥手,立马有一队士兵上前将各人的弹壳分别收好,并由一队物理专业的学生在现场开始比对。

  弹头上的发射痕迹比对起来较为复杂,所以这次直接对弹壳上的撞针痕迹进行分析。所谓撞针痕迹,就是由撞针撞击子弹底火所形成的凹陷痕迹。它可以反映出射击枪支的撞针位置、粗细、外形、撞击深度等方面的独具特点。这种痕迹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是鉴定枪支是否同一的重要依据。

  在众人紧张地注视下,分析结果很快出来了。负责此事的物理学家李百鸣不敢置信地看向熊大缜,痛心地说:“大缜,怎么会是你呢?”

  熊大缜也惊得目瞪口呆。慌忙道:“你胡说!怎么可能是我呢?”又忙对郑卫国说:“总司令。不是我,我是被冤枉的!”

  郑卫国想了一下,点头说:“应该不是大缜,而是他的枪被人盗用了!”历史上熊大缜就是冀中的供给部长。可惜后来被当成特务给冤杀了。他的老师叶企孙后来就回忆说。这个人性格比较单纯。不适合复杂的政治环境。

  李百鸣忙道:“大缜,你好好想想,到底是谁用了你的枪?”

  熊大缜想了一会儿。却没想出来,急得满头大汗,焦急地说:“我,我,我,没有谁用过我的枪啊!我一直遵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