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六六章 捷报频传(下)_燃烧的莫斯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游击队组成了联军,连夜收复了科松?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啊,这不可能吧,就算游击队有七八百人,要想收拾德军的一百多人,也是不那么容易的事情,肯定是搞错了。

  想到这里,我提高了嗓门问道:“将军同志,沙姆里赫上尉在您的身边吗?我想亲自问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好的,司令员同志,请您稍等一下,”克拉夫琴科礼貌地说道:“我这就让沙姆里赫上尉和您通话。”

  耳机里很快就传来了沙姆里赫那恭恭敬敬的声音:“您好,司令员同志,我是沙姆里赫。”

  “您好,上尉。”我客套地和他打了一个招呼后,就直截了当地问:“听说游击队组成联军,是真的吗?”

  “没错,司令员同志,由几支游击队组成的联军,在今天凌晨成功地从敌人的手里,解放了科松。”可能是怕我刨根问底,他又接着说:“他们原来是活跃在第聂伯河沿岸的游击队,因为前段时间德国的大部队从河的对岸撤了回来。他们担心会遭到清剿,所以几支游击队的指挥员一商议,大家便合兵一处共同行动。”

  等沙姆里赫说完,我又继续问出了心中的一个疑问:“上尉同志,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这些游击队应该人数都不多吧,他们是从哪里拼凑的七八百人,去进攻科松的德军?”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年初我带部队经过这里时,把人数上百的游击队差不多都收编了,而剩下的游击队多不过四五十人,少的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支部队联合起来,有个两三百人就很不错,七八百人就未免太多了点。

  “是这样的,司令员同志。”沙姆里赫听完我的疑惑后,再次向我解释说:“游击队原来的兵力部队,平均每支部队只有三四十人。但前段时间德军从对岸撤过来的时候,裹挟了大量的平民。有些年轻人在转移的过程中,趁德国人不注意,悄悄地逃进了森林,加入了当地的游击队。这么一来,各部队的人数就成倍地增加了。”

  听沙姆里赫说游击队的人数增多,是因为有大量逃亡的平民加入的缘故,我不禁越发担心起来。在热兵器时代,人数的多寡可不是决定战斗胜败的关键,而是取决于装备和技战术水平。游击队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强,又增加了那么多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平民,他们现在的战斗力想着就让人头痛。

  我沉默了片刻后,试探地问:“上尉同志,游击队在解放科松的战斗中,伤亡情况如何?”

  我的这个问题立即就让沙姆里赫沉默了,过了许久,他才慢吞吞地回答说:“伤亡不小。本来游击队是趁着夜色偷偷摸进科松的,谁知道刚解决了几个岗哨,就被敌人发现了。于是,偷袭变成了强攻。那些刚加入队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