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我国四大高僧是怎样惜福的_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虚云老和尚、印光法师、宣化上人、弘一大师是我国著名的大德高僧,他们惜福的事迹广为流传、广为人知。

  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命中福薄要改运”。有福而不知道珍惜,奢侈挥霍,极尽享受之能事,就像银行存款,只取不存,很快就把福报享用完了,没有福报了,未来也只能受苦了。

  实际上,惜福并不只是某个高僧大德的个人主张,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佛道儒都强调“惜福”的重要性,尤其佛家讲得非常具体,所谓:惜福者受福,不惜福者受祸,这是必然的因果。

  我们该如何惜福呢?来看看虚云老和尚、印光法师、宣化上人、弘一大师四位高僧们是怎么做的。

  1、宣化上人吃菜叶的故事

  有三个青年比丘来万佛城挂单,因为当时万佛城大斋堂吃的菜多半都是超市清理出去质量比较差的菜,在食用时只要不是烂的菜叶子、菜帮子都不会扔掉。

  一天中午用斋后,大众准备离去,三位比丘忽见宣公上人来到面前,急忙合十施礼。

  上人满面含笑,看着他们用过的餐盘中还有剩菜叶,问道:“菜不好吃吗”

  其中一位比丘回答:“菜叶太硬了。”

  上人听后笑眯眯地用手捏起剩菜叶放进自己口中,嚼嚼咽了下去,笑着说:“我吃还可以。”

  三位比丘和周围的弟子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看着上人,上人又把另两个盘中剩的菜全放进口中嚼着咽了下去,然后说了句:“能吃的就不要浪费。”当宣公上人走出斋堂时,身后跪下了一片徒众。

  对于餐巾纸的使用,上人使用时先从边缘开始,然后将用过的部位叠起来,下次使用时从叠起的地方使用,然后再叠起来使用,直到用完。有时一张纸用两天也是有的。

  当师父问上人为何要这么节省时,上人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不敢浪费。

  、弘一大师惜福的故事

  弘一大师是当代著名的律宗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

  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

  弘一大师时候,看见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记录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

  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哥哥时常教他念这句子,念熟了,以后凡穿衣或饮食,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浪费。

  弘一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心,不可损坏或污染。他母亲和哥哥怕他不爱惜衣食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