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七四章 烽火狼烟---蒙古攻略_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蒙古在明朝末期时分成了好几个势力,漠西蒙古,漠北蒙古等几大势力,这还是按照地域划分的,如果按照信仰划分的话可以分为黄教和红教两个势力,林丹汗在蒙古的威信大跌就是因为信仰出现了问题。

  对于教派朱舜是没有好感的,在华夏历史上对于各种教派都很警惕,主要是在唐朝之前佛教把当时的一位皇帝买来买去,再加上历朝历代社会的大量的土地和财富都集中在各种教派之间,特别是佛教,在唐朝时期武宗灭佛就是针对佛教的贪婪和警惕。

  这样说大家可能没有深刻的印象,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西域的那些宗教,许多政策是绕不开他们的。

  宗教政策朱舜一直很谨慎,这几年来那些宗教人士也不是没有找上过他,但是朱舜管的很严,轻易不会放开这个政策的,这也是朱舜不想对南方动手的原因之一。

  南方的宗教势力太庞大了,庞大到了朱舜都忌惮的地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不是描绘风景的,这他娘的是说当时南方宗教势力的庞大。

  不事生产而且向百姓无尽的索取,这就是宗教的本性!

  在朱舜所控制的地域内,所有的宗教人士必须缴纳高额的费用,而且宗教的所有必须交给政务院管理,你不给可以,那就不要在他控制的地方传教。

  其实宗教在华夏几经起伏但是始终无法做大做强的一个原因就是华夏人信仰很奇怪。

  朱舜记得前世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是华夏人没有信仰,呵呵,大错特错,整天和老百姓混在一起的朱舜知道,那不是没有信仰,而是华夏人的信仰很纯粹,也很真挚,他们只信自己的老祖宗,就像西方人一般是祈求上帝保佑,但是华夏人说的是祖宗保佑!

  华夏人的信仰只有一个那就是老祖宗!

  但是在草原上朱舜就不得不考虑宗教的问题,相比于大明,草原上更加的复杂,宗教势力也更加的庞大,但是这也不是不能解决的,其中加强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在蒙古草原上搞教育很难,牧民们逐水而居,居无定所的他们,想让他们上学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现在老天就给了朱舜一个机会。

  小冰河时期对于大明的影响较大,但是对于大明以北的地域影响更加的大,自从暴雪之后,天气又开始干旱起来,白灾已经给草原上的牧民带来了一次很大的打击,这几个月又是一滴雨都没下,现在牧民们已经开始忧心忡忡起来。

  “加强草场建设,把灌溉系统建设起来。”

  危机危机,危险之中存在机遇,利用天灾的机会,朱舜开始在蒙古来一次基础建设,有了水,就可以大面积建设草场,水草肥美,就不信蒙古牧民不会定居下来。

  “把内地的所有草料都运过来。”

  这是朱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