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大明帝国新的俸禄制度_明末:海上崛起,重建铁血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慈烺赚取到的白银,没有放入系统里。

  系统里的白银,都是农民开采矿产挖掘的。

  赚取的白银,全部送到了铸币局,生产成为银币。

  银币存入大明帝国银行里作为储备钱币,划归为帝国国库所有。

  朱慈烺在马车,亲自制定大明帝国官员的俸禄表。

  为了更加的合理,以后大明帝国将按照一个月发一次俸禄。

  大明帝国的官员,俸禄是历史各个朝代最低的。在大明帝国前期,朱元璋强势的治理下,官员们安贫乐道。大明帝国中期,后期,没有了铁血朱元璋和朱棣,各种贪墨事件层出不穷。

  朱慈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准备从俸禄出手。

  大明帝国,正一品官员,一个月禄米是87石。

  一石为十斗,一斗为十升。

  大明帝国的稻米分为精米和糙米。

  一升精米,重斤。一升糙米重斤左右。

  大明帝国从建国初期,到末期,粮食价格不断涨。

  崇祯末年,一石精米价格在10两银子,糙米价格在8两银子一石。而初期,两钱银子就可以购买一石大米。

  这个时期,粮食反倒是成了硬通货。

  想到这里,朱慈烺制定了严格的粮食价格。

  为了方便计算,城镇中心统一了重量单位。

  粮食购买也将按照重量计算,而不是石,斗,等容量单位计算。

  为了方便,朱慈烺将一千克等于两斤,用到了自己的两个城镇中心。

  雷州府也开始使用新的计量单位,钱币使用的是银币和铜币。

  一斤大米,价格限定在了五元一斤。

  一枚面值1000的银币,也就是一两银子,可以购买200斤大米。

  为防止商人,把购买的大米,贩卖到其他建奴占领的地方。

  朱慈烺继续在自己的草稿纸,制定相关的措施。

  凡是走私大米,贩卖到建奴占领区的商人,将判处死刑。

  朱慈烺对于自己制定的政策,满意的笑了。

  朱慈烺继续制定自己的俸禄表,准备用银币发放俸禄。

  正一品87石,改为每个月50枚面值千元的银币。

  从一品72石,改为每个月45枚面值千元的银币。

  正二品61石,改为每个月40枚面值千元的银币。

  从二品48石,每月35枚面值千元的银币。

  正三品35石,每月30枚面值千元的银币。

  从三品26石,每月25枚面值千元的银币。

  正四品每月20枚,从四品每个月18枚,正五品每个月16枚,从五品每个月14枚,正六品每月12枚,从六品每个月10枚。

  正七品9枚,从七品8枚,正八品7枚,从八品6枚,正九品5枚,从九品4枚,未入流3枚。

  制定好俸禄表,朱慈烺将俸禄表递给了身旁的锦衣卫。

  “速去,将这个俸禄表发给吕司知府,告诉他朕管辖的地盘,将按照这个全新的俸禄表,发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