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被震撼的八旗军 第二_明末:海上崛起,重建铁血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铎显得十分的淡定,安排好了所有事物之后,来到了地主家的高墙。

  高墙能清楚的看到远处车阵和营寨的情况。

  手握单筒望远镜的多铎,沉重的叹了一口气。

  “娘的,李成栋的军队,战斗力不是很强吗?被几千人给困住,真是丢脸!”

  博洛带着镶白旗十个牛录,一个牛录三百人,都是镶白旗的精锐。

  镶白旗的士兵披两层棉甲,棉甲内部,镶嵌有铁片。

  棉甲有鳞片,被称为棉布鳞甲。

  后世人,对八旗军有刻板的印象,认为八旗军火器装备很少。

  实际入关的八旗,运用火器比起清末时期的八旗兵更擅长利用火器。

  一个牛录最初是十个人,发展到后面,一个牛录达到了三百人。

  一个牛录,精锐30人,第二精锐120人,最差的150人为步兵。

  火绳枪60支,比例达到20%,长柄大刀和红缨枪比例为80%,弓箭配备百分之百。盾车两辆,盾牌装备率达到40%,马匹比例50%,所以八旗兵也不全是骑兵,有一半的是辅兵,辅兵只披一层棉甲。

  关键的是,多铎王爷十分的依赖红衣大炮。

  之所以让博洛贝勒带着十个牛录前去,只是在等待红衣大炮的到来。

  红衣大炮,大部分是孔有德当年叛逃,带过去的工匠打造。

  大明帝国打不过八旗军,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红衣大炮的质量没有八旗军的好。

  特别是明末,崇祯皇帝根本拿不出银子建造好的火器和大炮,而建奴则集中一切能集中的资源和钱财,打造了一百多门红衣大炮和超过五千支的火绳枪。

  如果崇祯有足够的银子,别说建奴,哪怕是闯王的军队,崇祯只需要拉起一只两万精锐的火器兵,足够稳住大明帝国。

  “尼堪贝勒,我们的红衣大炮运输到了没有?”

  “王爷,红衣大炮十分笨重,佟养甲将军正带着他的六万绿营兵运输!”

  多铎十分悠闲,自己的镶白旗总兵力两万,六万是投降过来的农民军和明军组成的绿营兵,总兵力八万,红衣大炮即使不能按时到达,多铎相信自己完全能够碾压面前的明军。

  很快,三个时辰过去了。

  博洛贝勒带着镶白旗十个牛录,三千人马杀了过去。

  蒲镇国很淡定,带着步兵退入了车阵。

  博洛手握强弓,围绕着车阵转圈。

  “在车阵外围骑射,不要靠近车阵!”

  博洛很淡定,眼前的车阵,只要不靠近,里面的步兵是伤不到自己的。

  呼呼呼~~~

  一拨拨箭雨朝着车阵中心飞来。

  “盾墙!”

  三百名刀牌手,将圆盾举起,形成了鱼鳞阵。

  强弓手护在鱼鳞阵之中。

  “抛射!”

  咻咻咻~~~

  两百名强弓手,对着天空抛射箭支。

  噗嗤~

  噗嗤~

  许多马背的敌人,被抛射的箭支穿透脑袋,栽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