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2章 小方力的一天_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叔看护母鸡和娘,他小跑着去安济坊给母亲拿药。

  安济坊又称“病院”,乃是司户参军麾下的一个福利机构。司户参军也就是一州的民政兼卫生事务主管官员。

  安济坊除了是穷人福利看病的地方外,同时也兼任了“防疫站”职责,负责监控疫病什么的。在特殊的日子里,犹如治安口的人会上街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一样,安济坊的人也会上街说“病痛多发期,注意防护”等类的话语。

  这方面大宋还是很先进的。加上中医在古代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在大宋疫病当然会有,却是不会发生类似欧洲“黑死病”那种死光近半人的局面。

  不夸张的说,大宋虽然怂。工艺技术方面领先欧洲四百年的话,那么福利制度、民政措施、医疗技术等方面妥妥的领先他们六百年。

  大宋重文,而文人也是医生的局面,造成了大宋这个时代,人均医生全世界最高,并且至少比第二民高出一个量级以上。

  除了病院,大宋也有居养院,的用来收容孤寡老人或是孤儿的机构,也例在司户参军的麾下。

  其实后世的养老和医疗制度,就是在大宋萌芽出来的初形。讽刺的是,这个政策正是大奸相蔡京、以及大昏君赵佶初步完善的。

  是的高方平早说了,早期的赵佶,或者说显恭皇后活着的时候,赵佶这家伙是颇有点明君风范的,当然后面就不可避免的凌乱了。

  安济坊和居养院这样的机构,执行的好不好另说,但大方向和出发点是对的。赵佶的确是个有想法的文青。蔡京却没有什么执行力,所以在历史上,福利治病以及福利养老的制度有了初形,却是形同虚设。

  这是因为官员腐败,且后期大宋面临着严重的财政枯竭。所以根据史料,有时一个州几十万的人口,病院养老院中却只有几百人,也就是说惠及的人群实在太少了。

  但是有这个制度比没有好,有时就算是画饼,拿不到,但它也能提供给老百姓一个希望,一个念想。

  农人的地位就高在这些地方,养老就不说了,其实大宋能活到需要养老的人实在不多,能活到的人则通常是不需要救济的,都是富贵人士或者出家人。至于安济坊的受益人群来说,秀才可以如同后世公务员一样,去免费看病吃药。

  至于农人,也可以如同后世早期时候的国企职工一样,公费看病大比例报销。小商贩洗洗睡,进去肯定被全额收费,当然治疗的好不好另说,就算全额收费,通常也会比市面上自己请郎中便宜一些。

  游医有个最大的问题是,水平参差不齐,有神医,也会有一大群坑死人不偿命的庸医骗子。安济坊内水平偏低是肯定的,好的大夫都集中在京城太医院了,但是安济坊会相对水平稳定些。

  基于这些政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