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四章:梁尚仁的难题(求订阅)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一十四章:梁尚仁的难题(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早在抗战爆发后不久,党中央就八路军今后的发展就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但是自从徐州失守后,对于未来战局的发展和八路军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党内却出现了不同认识。

  日军在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后,到底是会继续南下,从而给八路军提供更有利的敌后发展空间,还是会将主力回师华北,肃清后方,给游击战争造成更大的困难?

  对这一局势的判断,将决定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否能抓住根据地发展的时机,决定敌后抗日战争的未来发展。早在38年初,主席在致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中就指出,日本侵略军决不会允许八路军在其后方搞得它日夜不得安宁,它“不久即将移主力向着内地各县之要点进攻”,而这种进攻将是极端残酷的。

  对于未来日军的进攻,主席预见:“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规模和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未来抵抗日军进攻的能力”。

  而在日军南下侵略武汉和广州期间,主席的判断是,目前日军进攻的目标是武汉广州,因此“华北游击战争还是广泛开展的有利时机”。主席敏锐地抓住了战机,利用日军主力南下,国民党正规军对他们牵制的这个空当,果断作出从华北山地进入到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的重大决策。

  对于主席的决定其实每一位八路军高级将领脑子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从红军时代起,他们领导的武装力量就是靠山起家靠山吃饭的。在平原地区搞游击战争,干部缺乏经验,信心也不足。

  说到这里马铮就不得不佩服主席的高瞻远瞩,其实早在洛川会议上,主席提出的八路军应该采取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中,就包含着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

  主席意识到,山区虽然有适合游击战的地形优势,但物产和人口均不如平原地区,而平原地区虽然地形不利于游击战,但在物质上拥有比山区大得多的优势。并且备受日本侵略军屠杀和蹂躏的沦陷区同胞迫切期待着能领导他们保卫家园的抗日军队的到来,这是八路军壮大和发展的新的有利空间。

  原本按照八路军的发展模式,马铮应该在平原地区安安心心地搞平原游击战。毕竟这是有经验可循的,而且已经有人为理论做过了比较成功的实践了,所以也就不需要马铮再为此而冒险了。

  早在去年晋察冀边区反围攻斗争正在进行时,主席从聂荣臻来电中得知冀中平原日军兵力空虚,他立刻致电朱德任弼时,提出由第129师和聂荣臻部各派一个支队到平汉铁路以东的平原地区游击,进行试探性的游击作战,效果非常的好。

  但是马铮却知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