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战车咆哮(求订阅!)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战车咆哮(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没错,陈旭东的秘密武器就是整整150辆苏联t-34中型坦克。

  t-34坦克无论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均衡,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国的3、4型坦克相当,但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

  火力上t-34从一开始就装备了一门76毫米的加农炮使用普通穿甲弹时,500米距离上可穿透69毫米均质钢板,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1毫米钢板,当时的德国坦克没有一样能够抵挡这样猛烈的火力。

  另外,t-34的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侧面也是45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威力大减。其次根据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这样的正面装甲,直接导致1942年之前德国坦克装备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穿透。

  历史上t-34是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德军竟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这就是“t-34危机”。t-34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德军大量坦克的过时,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应付局面。

  正是因为知道这种坦克的优秀,所以在与苏联人谈判的时候,马峥提出引进t-34的生产技术,但是却被苏联人拒绝了。

  马峥退而求其次,不要生产线,希望向苏联购买300辆t-34。但是莫斯科方面以没有那么多现成的坦克为由,只愿意出售给马峥所部150辆。

  150辆是少了点,也就能装备一个加强团,但是总比没有强,况且马峥也相信,只要t-34能出现在中国战场上,必然可以将日军所有的主战坦克全都淘汰掉,因此花巨资买下了150辆t-34。

  这是t-34在中国战场的首秀,看样子效果非常的好。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面倒的架势,面对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处于绝对优势的中国装甲部队,日军的这个算不上最精锐的战车联队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就被陈旭东所部给打爆了。

  27辆九七式战车一辆也不少,在短短20分钟的战斗中全部变成了燃烧的火堆,只看得步兵阵地上的井上太郎少将心里拔凉拔凉的。

  一开始陈旭东就没打算用T26对付日军的战车部队,因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