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一回 东方雄的道_至尊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维而形成的意念是有本质的区别。

  后者是识神的作用,往往不正确;应不让它干涉元神的作用,所以,吕洞宾说:“无念方为静”。

  在练功初期,在有知觉时,这种干扰是难以避免的。到进入真静或入定中那种无知无觉的状态时,这种干扰才能完全去掉。所以,第三种说法指的是:“无知无觉为正觉”。这说明,真意的表现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

  练功中,用意的轻重和用意的部位是一个非常复杂,又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各人根据自己变化着的情况,不断悟,不断试,不断找,不断摸索,不断调整。所以,古书中说:金丹“全凭火候成功”,这就叫做调息。

  这一步的主要功法是意守下丹田、玄牝、上弦(牝门)、会阴或玄关(一窍)。到底先守哪一窍,后守哪一窍呢?一般是按这个顺序发展,即最先守下丹田,最后守玄关(一窍)。

  玄关一窍当然重要;但初练者没生热,找不到;一般要半年以上才能找准。而下丹田位置明确,容易找;并且,它离口鼻和心脏较近;初练者呼吸较短,意守下丹田易与数息法结合。

  数息法就是结合呼吸数数。一呼一吸为一息。每一息数一个数。从一数到十,一甩;再从一数到十,不断反复。这样可以去掉杂念。

  数息时,还可以调整呼吸:吸要绵绵,要足;呼要细细,要慢,要似有似无,不等呼完,就改成吸。但呼吸要保持自然、舒适;千万别勉强,别憋气。

  到呼吸较细长,杂念较少时,就可以改成“随息”。这时,也就可以从意守下丹田,改成意守玄牝。随息是“心息相依”,即心意与呼吸自然而然结合起来。

  这时,完全是自然呼吸,不用调整呼吸。

  另外,心脏病患者一开始就应练“二意法”。二意法的功理功法将于第二步中论述。

  在此,必须着重指出,本气功最重要的热源是体内阴阳相交。

  练本气功中所发生和各种主要的阴阳相交,包括心肾交、任督交、天地交和木与金交,都是生热反应,而不是吸热反应。

  因为,随着功力的不断增长,即阴阳相交的质量逐渐提高时,用意要逐渐减轻,要由“有为”发展到“无为”;而热度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

  无为时,意和呼吸都非常轻微;而热度有时会发展到“汤煎”的程度。“汤煎”是指热度特高;而练功者并不感到烧、烫或难受。

  本功中发生的各种体内阴阳相交都会产生某种类似**快感之快意,所以,在意守中,如果感觉发生了某种快意,就应全心全意守住它。

  开始时,这种快意是极其微弱的,一纵即逝;得集中全部注意力才能保住。快意巩固和发展了,某种阴阳相交也就巩固和发展了;同时,生热问题也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