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四回 无心之失_至尊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盗取“先天一气”的,人又是怎样失去“先天一气”而死亡的。

  人是怎样而来的?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也就是说,人的形成言之,乃父精母血、阴阳二气**之时产生一股吸力,将万物所共有之本体--先天一气吸入其中。

  于是,父精母血、阴阳二气加上先天一气混作一团,母体遂怀胎而有人。

  华夏丹道学认为:人是一小天地,天地宇宙是一大人。

  以此而论,人这小天地也如天地产生万物一般,其气清者上升为神,其气浊者下降成形为体,清浊参半者周流为气。

  “阴阳既判,三才遂分”,“三体重生万物昌”,三才互化,遂形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等,火候既足,遂脱胎而生。出生之后,因先天尚足,如植之有根,通过口鼻毛孔等夺取天地万物之气而强壮长养后天色身,故“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

  人是怎样而死的?

  人身体一旦成形,其中已含死机。

  因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以至眼耳鼻口意及七情六欲,原是先天元阳与父母的后天阴阳所化生,一旦成形,遂各呈其性,向其秉性展,眼呈其观看之性使肝气外漏,耳呈其闻声之性使肾精外漏,鼻呈其嗅觉之性使肺气外漏,意呈其识想之性使心气外漏等,未能浑然一体,相生相化,使人有限的先天元阳日趋愈下,全沦为后天,逐渐被各器官组织消耗殆尽,遂死无救了。

  “顺则凡,逆为仙”,人们已知顺凡生死之理,若欲招摄先天,只须做到“逆而用之”即可:

  一、生人之道顺而行之,乃神气分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等遂各呈其性,使先天元阳欲趋愈下,沦为后天;仙道逆而用之,使全身神气打成一片,混做一团,令后天趋向先天元阳,所谓“归根复命”者是。

  故丹经反复强调“神气合一,守中抱一,动静自然”。

  二、生人之道乃父精母血形质之交,仙道逆而用之,用气不用质,借人身先天元阳“以真引真”,招摄同类之物,使之两者真气相交,阴阳交感(与生人之理无二),方可招摄得先天一气。

  圣体分为先天道体和后天德体。

  先天以道为体,后天以德为用,五行属性自是根本,故先天无极,后天有极。

  所谓圣体,只是普通人的叫法罢了,修真之人把它称之为先天道体和后天德体。

  拥有圣体的人无一不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用人的说法就是通常都是最厉害妖孽的存在。

  可惜拥有圣体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据说每一万年才出一个。

  还有就是因为圣体是很霸道的存在,拥有者往往不到成年就丢了性命。

  圣体乃是注定成圣的存在。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