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一章 平津之战(二)_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登禹和郑大章都是知道了李倩情报的人,他们嘴上不说,但得知廊坊真的被攻击以后无不是急的上蹿下跳,只等宋哲元的命令。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民国时期很多时候敌军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军队还是不敢还击。

  这就是横贯中国数千年的军阀作风了。

  军阀作风最明显的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就是“我是某某某的兵,除了某某某天王老子来了我也不听。”

  这话糙理可不糙,军阀之间军队就是分的清清楚楚,你的兵是你的兵,我的兵是我的兵,即使你是一个师长也别想指挥我的班长做什么。

  而此时南苑最高军衔自然是副军长佟麟阁,但佟麟阁是一个书生出身,一直是在29军练兵,但七八年没打过仗,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也只有特务旅和训练军团听他的命令,郑大章率领的是骑兵师,在即将的防御战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最重要的步兵部队赵登禹人却不在南苑。这搞得佟麟阁根本指挥不动步兵部队,没有步兵部队怎么防守?

  所以佟麟阁急需赵登禹率领军队救援南苑。在佟麟阁来之前,佟麟阁按照最开始的约定,命令所有的学生兵立刻离开南苑,向保定转进。

  又命令特种旅布防南苑正面,西面为38师两个团,西南角为骑兵9师一个团。

  由于宋哲元的反应比历史上快了一天,日军此时还没有攻破通州,原来历史上的团河血战并没有爆发,赵登禹带领着两个团的主力部队顺利的到达了南苑。

  一路奔波累的半死的赵登禹进入办公室拿过佟麟阁的水杯咕噜咕噜就灌了起来。呼了一口气说道“累死我老赵登禹了,终于赶到了,现在什么情况了?”

  佟麟阁递过一张电报叹道“刚刚来的消息,通县失守了。团河正在被围攻。”

  原来潘在得到情报的第一时间就立马通知了日军,日军顿时着急的强攻通县,通县不过一个营的兵力,只坚持了三个小时就突围而去了。

  日军此时已经将北平三面包围,只有南方由于有吉星文拼命抵抗还保留着通道。日军的进攻便有了两个选择,一是进攻南苑再攻北平,二是绕路进攻卢沟桥。宛平城,完成整个包围圈后再进攻北平城。

  此时日军的主力部队是20师团和关东军两个旅团和原华北驻屯军。

  其中华北驻屯军一部在丰台,一部在南苑以东,关东军的独立混成第2旅团在天津,关东军第1、11独立混成旅团在北平以北的高丽营。香月认为只要打破南苑,消灭29军主力,宛平城将不战而下,而卢沟桥也将不再是问题。

  便命令20师团主力和华北驻屯军联合进攻南苑,共一万多步兵,上百战车、数百大炮、数十架飞机齐攻南苑。

  赵登禹立刻命令紧急备战,郑大章的一个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