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子多福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

  “着奉常、少府即刻据孝景皇帝生前功德,编排歌舞,以明孝景皇帝之德。如此我汉家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刘襄沉声说道。

  “臣谨遵圣喻!”少府卿刘舍恭敬道。

  “东牟侯刘兴居为乐浪王,需前往其封国,由白石侯刘雄渠担任新任奉常,乐浪王早日启程前往朝鲜就国。”刘襄沉声道。

  “臣谨遵圣喻!”刘兴居恭敬道。

  “若是无事,便散朝吧!”刘襄沉声道。

  见殿下无人出声,站在刘襄皇位旁的宦官朗声道:“退朝!”

  “陛下长乐未央!”群臣伏地齐声喊道。

  望着低头缓缓退出殿门的群臣,刘襄内心唏嘘不已。

  如今自己也算文治武功有成的皇帝了,在朝堂有极高的威信,这才使得群臣朝议迅速同意追尊刘肥帝号,甚至张苍还主动放下右丞相的身段给刘肥贴金,提出给刘肥追谥“景”这个美谥。

  若刘襄他自己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恐怕反对给刘肥追帝号的人大有人在,怎么可能让刘襄轻易得偿所愿。

  皇位继承过程中父死子继是常态,可在某些时期,皇位也会因皇帝无嗣、政变甚至战争等原因,出现大宗无以为继的状况,这时就需要通过兄终弟及等方式,按一定规则从旁系宗室中择取人选,入继大统。

  两汉之际,由小宗子嗣继承大宗的情况并不少,随着时间推移,小宗入继皇帝的生父也要有皇位,成为汉朝的潜规则。按照原本的历史,汉朝第一位以小宗身份继承皇位,追尊生父尊号的是汉宣帝。

  历史上汉昭帝绝嗣后,汉武帝的曾孙刘洵被霍光拥立为新帝,刘洵登基为帝后,也想为其父追崇帝号,结果在霍光的影响下,以追谥武帝皇孙刘进为“悼”的方式而告终。

  待刘洵大权独揽后,才得以将其生父尊为“皇考”,使其父在祭祀上享受皇帝待遇。

  荀子曾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对于荀子这一句话,如今身居皇位的刘襄可谓是深有体会,朝堂上的这帮华夏贵胄面对强势的他唯唯诺诺,面对已亡的汉惠帝重拳出击。

  刘邦的高帝庙与刘盈的惠帝庙俱在长安,昨日刘襄献俘高庙,因为惠帝庙离得较近,刘襄出于刘氏宗族团结的原因,也顺路去惠帝庙祭祀过汉惠帝。

  这是刘襄第一次去惠帝庙,里面的光景让刘襄唏嘘不已,惠帝庙的祭品远远无法与高帝庙相比也就罢了!甚至连负责维持惠帝庙的侍从也只有三四人,两者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

  只因为如今汉朝的大宗是刘肥一脉,原来的大宗刘盈一脉已然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