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体黑洞_茅山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怀苏亭,顾名思义,是为怀念苏东坡而建。当年苏东坡夜乘小舟至石钟山下,听到湖水拍打石钟山时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片面的认为这就是石钟山以“石钟”二字命名的原因,并写下了《石钟山记》。后来遭到了满清将领曾国藩及其爱将彭玉麟的反驳和嘲讽,他们认为石钟山命名原因当以形论,也就是说,石钟山外形似钟,山体中空,所以才叫石钟山。

  尽管在学术领域,曾国藩、彭玉麟等人与苏东坡见解不同,但他们对苏东坡这种高能大贤的仰慕却是毫不掩饰的,后来曾国藩与彭玉麟率清兵在石钟山附近抗击太平军,双方几度打得炮震肉飞,血瀑石壁,最终以清兵势力击败了太平军的精锐之师,夺取石钟山而告终。自此,彭玉麟在石钟山长期驻守,并建立了这怀苏亭。

  关于怀苏亭的典故,吴志远所知甚少,这种史料比较偏僻,儿时读过的书中并没有涉猎,但彭玉麟在石钟山抗击太平军的史实他却知晓一二,这些史实也被一些说书先生加进了游走四方时所说的故事中,后来为了使所讲故事更加离奇,更加引人注意,甚至加进了神鬼悬疑的成分,说是当年彭玉麟之所以与太平军久战不胜,并非因为清廷**清军不振,也不是因为太平军的队伍是精锐之师,而是因为太平军中有一位高人,与彭玉麟作战的太平军乃是一队妖师。

  因为有那位不知名高人的指点和指挥,太平军宛如一支不死之军,无论是水战还是陆战,只要五体俱全,就算心脏被挖了出来,依然与常人无异的上阵作战,甚至比常人还英勇,刀枪剑戟等寻常兵器对他们毫无作用。只有被火炮炮弹炸成碎尸,才会被彻底消灭。

  而在鄱阳湖水战时,太平军更是离奇到极点,太平军士兵居然不惧鄱阳湖水,落水之后,便如秤砣般沉入水底,但人却并没有死。直到太平军被清兵击败之后,才有人发现水底还有无数的太平军士兵在游荡,然而却并非尸体,看上去竟是活生生的人。

  当时,清营军心动摇,清兵之中盛传太平军有天父庇护,因为太平天国一直以“天父”佑国自称,这支太平军不死不伤,只能用他们宣扬的东西来解释。

  彭玉麟得到这个消息后,自然不以为然,于是下令围山下网,同时安排水性较好的清兵下水一探究竟,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下水的清兵便再也没有浮上来,宛如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没有任何回音。

  在说书先生的口中,后来的故事便变得模棱两可了。只说战后彭玉麟和曾国藩长期驻守石钟山,并不只是因为石钟山扼江控湖,是军事要隘,更是因为这石钟山下水域中游荡着诡异的太平军士兵,后来水下的太平军士兵不知被用何种方法清除了,彭玉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