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七章 共谋_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最后,大明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只怕到时候这大明,又要出现一个李自成,崇祯帝之前经历的事情,又要经历一遍。

  只不过,这一次,这朱慈烺可没有崇祯帝这么幸运,又是穿越,又是系统。

  “陛下,我还有一个地方很疑惑,还请陛下解答。”

  诸葛亮最后开口,这一次,他要问的,就是最开始进来之时,崇祯帝为什么那么开心。

  “先生,你说的是最开始的事情吧,来,你们坐过来说。”

  崇祯帝一下子就懂了他们的意思,命人把他们的凳子搬到自己的旁边,准备把自己所想的好好和诸葛亮还有王猛他们说说。

  看崇祯帝这个样子,王猛和诸葛亮,那叫一个好奇,就连一旁的王承恩都疑惑起来了,难道是因为之前和崇祯帝聊天,崇祯帝很开心?也不至于吧。

  “先生,我刚才做了一个规划。”

  “我准备,我要找一个人,大力推动生产。”

  崇祯帝缓缓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想法。

  “推动生产?这个好,可是陛下现在大明的状况,很难。”

  诸葛亮一听这个,眼睛一亮,毕竟有句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只要大明百姓吃饱了,这大明还不愁起不来吗?

  “确实,很难,不过只要作物的产量可以提高,那这些就不是问题,而且第一个实施这个方法的地放,还不能接触战火。”

  崇祯帝能够有这个想法,这些弊端自然也是知道的。

  “陛下,可有人选?”

  像这种计划,就需要一个人,这个人必须对农作物非常的了解。

  这人可以不会管理城池,派人去协助就是了,但是这人必须对农作物要有所了解。

  只要这个计划成功,大明的粮食产量提高,大明就不会再有人饿肚子了。

  再加上之前,大明灾祸连年,现在虽说是有了土豆红薯,但粮食依旧紧张。

  “人选我已经有了,只是现在,不知道哪里比较合适。”

  人选,崇祯帝确实是想清楚了。

  像这方面,崇祯帝一直很推崇一个人,那就是现代的杂交水稻之父,如若能把他兑换过来,这大明不会再有人饿肚子了。

  但是,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说现代化思想不一致,系统也不给兑换呢。

  最后崇祯帝思前想后,有一个人非常的合适,这个人名字很少出现,但他对农作物的了解还是不错的,只要再稍加培养,给他机会,绝对不亚于杂交水稻之父。

  这人就是贾思勰,这个名字很少有人听过,这可是个牛人。

  贾思勰,北魏大臣,任职高阳太守,是这片东方土地上,第一个完善农学的人,可以说他是知道的种植之父,对农业这一块,他算是很了解的。

  有一本关于农学的书,《齐民要术》就是他写的,可见之人,对农业的看中,对农业的了解有多高。

  崇祯帝在确认人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