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民意与民心的重要性_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刷!”

  刷得一声轻响街道两侧的禁军将士没再阻拦,而是让出一条宽大的道路。

  顺着街道望去,正是规模很大的下葬队伍,远远望去尽是一片片的镐素。

  “王上没有骗我们,果真同意让我等草民跟在后面,真是一位好君王。”

  “太好了,总算可以送先王最后一程,要不然,我们的良心过不去啊。”

  “谁说不是,没有宣太后和先王,我大秦可能还处在内乱的状态。”

  对于那一位新继位的王上,自发前来的老百姓很有好感,为他们的大秦感到高兴。

  “一个个的,自觉排好队……”

  得知同意跟在队伍后面,也没有人去起头,那些老百姓没有乱哄哄的,相反还自觉的排起长队。

  这就是以法家思想为主,用来治国而带来的好处之一,对于境内百姓有一定的约束。

  当然,也对应着一部分弊端,有时候也令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如果有机会,真想亲眼见到当今王上,为老百姓着想的君王。”

  说话的是一名外观清秀,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坚韧的女子,看上去可谓是相当惊艳。

  十分显然,刚才目睹了整件事的过程,见证到效率的处理方式。

  “这就是父亲经常说过的民心,以及最重要的民意?”

  队伍后方传来的议论之声回荡在耳边,小嬴政顺着声音的来源望了过去,并喃喃自语一声。

  之前以为学好武艺文采,包括权术、治国理念等功课,那样就能达到和父亲一样的水准。

  如今看来,却是忽略掉极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民意与民心,稳固大秦必不可少的基石!

  “孺子可教也……”

  觉察到有了新发现的长子,赢睿为之点了一点头,有一些事,必须由政儿自己去感悟才行。

  因而,并未去打断正在思考的长子,给他更多时间去接收一下新的感悟。

  “父亲,政儿认为民心与民意,属于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

  “因此,在实施一些国策的时候,也要考虑到黎民百姓,而不是一味的推广下去。”

  半路途中发生的一件事,给小嬴政带来许多灵感,看到从前没有注意的地方。

  到了现在,他才认识到一个道理,原来一切没有那么简单。

  “不错,治大国若烹小鲜,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黎民百姓便是其中之一。”

  听着这么一段独到的见解,赢睿给予了极大的肯定,算是认同长子今天的感悟心得。

  “父亲,我一定加倍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尽管明面上没有说出来,小嬴政却是在暗地里下定决心,绝对不能满足现状。

  “骊山芷陵已到,开始下葬礼仪!”

  伴随着浩大的队伍抵达骊山,由君王赢睿宣布开始,将第四代余烈——秦昭襄王,继而葬于芷陵。

  “………”

  芷陵位于骊山西麓一带,南起洪庆沟,北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