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0章 舆论握手中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而不为?

  武则天听了崔耕这些理论之后,直乐得脸上的核桃纹都裂开了,赞叹道:“三十岁不到,就制崔药、做糖霜、平蝗灾,现在又发明了报纸,崔爱卿实在是上天赐予朕的股肱之臣啊!”

  女皇陛下话音刚落,来俊臣就急了。

  他心中暗想,崔耕当五品官的时候,本官就奈何他不得。他要是真成了什么“股肱之臣”,我还有个好吗?侯思止被李昭德杖毙的前车之鉴,可就在眼见。

  他眼转一转,跪倒在地道:“陛下,微臣以为,崔耕是奸臣,理应立即正法,以儆效尤!”

  “嗯?为什么?”

  “朝廷发布的官报上,既有香艳故事,又为们商人们做“广告”。陛下请想,后世会如何看待我大周?是霪荡无耻还是铜臭味实足?崔耕这是要拿您的名声换钱花啊,实在是居心叵测之至极!”

  这还的确是个问题,武则天今天都七十多了,既要考虑眼前的利益,也得考虑身后名啊。

  她看向崔耕道:“崔爱卿,你以为呢?”

  崔耕胸有成竹地道:“微臣只说四个字,陛下就会明白,来少卿的担忧完全是杞人忧天。”

  “哪四个字?”

  “捉钱令史。”

  “妙啊!”

  武则天瞬间就秒懂了,大唐开国之际财政困难,贞观十五年,李二陛下下令朝廷发放高利贷。

  钱是得了不少,但反对的声浪也很多,这其中以宰相褚遂良为首,劝说道,陛下乃万民表率,怎么能干这么毁人品的事儿呢?

  李二陛下从善如流,说,那朕以后就收手?

  褚遂良说,您收手了,那国库没钱给百官发俸禄咋办?微臣的意思是,这事儿啊,得招一些名声比较臭的人来干,咱们朝廷等着收钱就行了。

  于是乎,大唐朝廷的御用黑手套捉钱令史就此诞生。

  武则天道:“崔爱卿的意思是,这份报纸就不由朝廷发行了?”

  崔耕摇头道:“报纸不由朝廷发行,一来是不够权威;二来,如此利器不为朝廷控制,恐怕太阿倒持。所以,微臣以为,可以办两份报纸,一份由著作局主管,是为《大周皇家报》;另外一份由朝廷特许商家经营,是为《神都时刊》。然后,用《神都时刊》得的钱贴补《大周皇家报》。”

  ……

  ……

  那个自称将军的壮汉听到这里,一阵摇头道:“崔耕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两份报纸,肯定是《神都时报》影响大。他只为著作局划拉了一个《大周皇家报》,那不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那少年可是崔耕的忠实粉丝,道:“您这么想就完全错了,事实上,这《神都时报》也在崔著作的掌握之中哩。”

  “哦?此言怎讲?”

  “崔著作人称点金圣手,他说《神都时报》能赚钱,达官贵戚们顿时趋之若鹜,最后争竞来争竞去,还是四海商会罢了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