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八十九章 针对嘉禾的挖人行动_东方梦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学、美国五年的高等教育,令潘迪声获益匪浅。

  “香港就这么大的地方,豪门却不少,这些豪门之间盘根错节,势力像是滚雪球一样。”王子凡暗自皱眉,郑欲彤、潘迪声同时涉足娱乐圈,未免也太巧合了些,或许两家已经达成协议,郑欲彤的目的是针对东方娱乐集团,潘迪声目的是赚钱,两家联盟,等于多了个对手。

  潘迪声这小子本身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的创业经历在香港社会传位美谈。

  八年前,潘迪声大学毕业,回到香港,他并未像一般富豪子弟那样参与父辈的企业管理,而是从潘先生钟表行的最低层——售货员做起,六个月后,他又飞往日内瓦,在瑞士著名的钟表珠宝店chopard当了十八个月学徒,十八个月的经历,不仅使潘迪声掌握了手表工艺,他甚至能自己装配出一只手表,更重要的是,他学到了瑞土人如何经营高档钟表及贵重珠宝行的经验。

  一九八零年,潘迪声带着自己创业经营的全盘想法回到香港。回港后,他向父亲借了一百万美元,在香港最高级的购物中心中环置地广场开设了一家迪生钟表珠宝店,开始了他靠名牌、精品创业的传奇故事。中环是香港的高级商业区,租金昂贵。潘迪声以瑞士高级手表——劳力士、萧邦等及名贵珠宝为号召,在港人心中树立起名牌的观念。

  对于潘迪声走名牌精品路线经营的手法,刚开始时,不少香港商家是抱着等着看这个毛头小子笑话的想法。因为八十年代初,香港只有少数消费者懂得享用名牌产品,但潘迪声坚持认为,香港已步入亚洲新兴发达地区之列,人均收入亦在中等发达水平以上,此时正是培养、建立消费者享用名牌产品的观念之时。迪生公司因顺应潮流,引导潮流,走在时代的前面,这才能在八十年代大展宏图,创造一种新的商业经营模式。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香港进入八十年代第一个圣诞节来临之时,潘迪声在香港老牌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上买下整整八个版面,前五版用来祝贺香港市民圣诞快乐,后三版则刊登自己所卖名牌产品的广告。广告刊出后,吸引了香港众多专业人士的注意;迪生公司一举成名。1981年开设第二间分店,同年潘迪声开始进军高级时装业,他采取的办法是购买外国名牌服装香港专营权,他首先获得了charlesjourdan时装的专营权,在香港开设了两家jour、dan时装店。

  短短几年时间,潘迪声成为香港拥有最多世界名牌专营权的个人,迪生公司也以经营名牌而闻名于港,受到众多中产阶级的青睐,潘迪声的生意也做得越来越红火。

  最近一段时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方兴未艾,香港一度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