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京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京报》、《大明报》两份权威报纸刊登太子与鞑靼达成初步和谈的同时,西安的《报》刊载了一篇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故事。

  故事讲的是有一伙人利用太子在西安神龙不见神尾之际,假扮太子行骗。结果骗来一帮江湖人,引起两方纠纷。双方在临潼县厮杀,两方人死伤惨重几乎同归于尽。

  不过这只是一则打着太子名头的寻常诈骗事件,很多人看过后一笑而之便罢了。连当茶余饭后的谈资都不够格。如今大明上下谈论的都是鞑靼新大汗下月进京的事,大家猜测鞑靼会不会向大明臣服,甚至每年给岁贡的事。

  文渊阁内,首辅刘健正在专心致志地看《报》。《报》背后是太子与囚牛商行,很多故事不能只当故事来看。每一则故事背后透露着世态炎凉、百姓生活、官场百态。

  尤其是有人假冒太子行骗的故事。

  刘健桌还摆着三份奏疏。

  一份是行人司杭东上书奏报宁夏城被逆贼安化郡王攻打时,逆贼用手雷轰破城门。奏疏后附着在城门口捡到的手雷碎片,内有不完整的数字编号。这份奏疏因为榆林副总兵曹雄上书认领了此枚手雷碎片而被搁置。

  一份是西安知府弹劾锦衣卫在临潼县毁坏商铺和民居,以及临潼县衙!并指控锦衣卫滥用私刑过度,把意图谋害太子的逆贼弄死。内含的指控意味深长。听说西安知府让人把他抬到朱宁面前,放话说他已经活的够久了,当着朱宁的面写下这份奏疏。

  另外一份就有意思了。乃是囚牛商行大掌柜陈云之让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转交给他的《报》原稿。刊印在报纸上的故事只占了原稿的十分之一。

  “首辅大人,西安知府的在刑部当主事的孙子昨日找下官喝酒。说起来一件事情……”中书舍人商承庆犹豫着找来。

  刘建的视线没有离开《报》:“什么事,说!”

  “此前有一伙人用手雷炸了太子临时居住的小院。西安知府让师爷去找锦衣卫指挥使朱宁,锦衣卫把嫌犯带走后就没了下文。这事实在太奇怪!”

  “西安知府还提到临潼县的乱斗。据目击者说当时有两帮锦衣卫在内斗。西安知府觉得其中有问题,锦衣卫好像瞒下了什么事。”

  刘健放下报纸,揉了揉太阳穴,沉默半晌,“给太子去信,让太子尽快回京。”

  种种证据显示,朱宁对太子有二心。

  但刘建站在朱宁的位置上考虑问题。除了太子,没有人能再给朱宁更好的前途。

  太子对人性非常了解。知道每个人心里最渴望的是什么。太子对手下人给足权力、名望、金钱,从来不强调口头上的忠心。以刘健自己为例,他想要大明在他当首辅期间昌盛,太子给了他希望并且加以实施。他就差呕心沥血、以文渊阁为家了。

  内斗是一回事,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