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二一章 心向大宋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益的话让刘豫越听越喜上眉梢,没错金人不善治理,那么多的高句丽地盘还不是靠着自己这些人去治理?

  “好!就这么办各自都去准备,我们连夜出发!”刘豫终于下定决心退走,却没看到堂下两人在暗自思索点什么。

  两个时辰后突然锦衣卫向陆衡报告:“从城内分别射出几封信!”

  这就让陆衡非常的诧异,竟然有人要联系自己?陆衡清楚的记得上次查询刘豫的人物的时候几乎清一色的墙头草,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存在怎么可能会联系自己?

  而且好几份信,难道是出了什么变故?不管如何让时迁呈上一看便知。

  当陆衡一一观看信件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变化很多,非常的感慨之色最后说了一句:“刘豫这水很深啊!”

  之所以陆衡有这个感叹自然是信件里的内容,碰巧陆衡看的第一封信就是张邦昌写给自己的,完全没想到此人也会被系统抛出来,丢到了刘豫这边。

  张邦昌一个历史上争议话题不断的人,简单的说他在北宋末年就是和刘豫一样被女真人拥立的‘儿皇帝’!

  但是张邦昌和刘豫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从历史的进程来开这条路反而吃力不讨好。

  就和刘豫的伪齐一样,金人也拥立了张邦昌的伪楚,但是金人大军一走此人立刻还政与宋,前文说过不是没人劝说他还政必死,就是王时雍,徐秉哲这两个拥立之人劝谏。

  但是张邦昌还是毅然决然的还政,在最后结果就是拼死为女真人卖命的刘豫,虽然被女真人废除却也算在所有人一片诅咒声中获得善终,反观张邦昌却被以叛国罪赐死。

  从古人角度来看张邦昌罪不容诛、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从人性角度来说张邦昌何必如此?真的是个十恶不赦之人学刘豫一样反抗到底还不是留个善终?

  人性对于美好总是那么的向往,单单以‘忠’这个字如关羽、文天祥、岳飞、张叔夜、李若水、陆秀夫等人做到了极致。

  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后世人都会说一句'为现实妥协',更多人会选择‘妥协’二字,其中妥协也分许多的层次如宇文虚中虽然被迫投靠女真人,但是以另外一种的方式在斗争这前提就是妥协。

  也有两眼一闭选择逃跑遁入深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妥协。

  当然也有如刘豫那样直接妥协到底甚至卖命的极端。

  更多的就和北宋时期北方大部分的百姓一样,接受这样的现实这也是一种妥协。

  其实这不是古代如此,近代华夏的那场战争也是如此,只是对象从草原人变成岛国人。

  就是说张邦昌和刘豫不同,不管此人主和派也好、贪生怕死也罢,此人还政与宋的这个行为还是值得肯定。

  所以陆衡看到张邦昌的信心里有些复杂,这一世的张邦昌没有做到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