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四章 锦衣显威秣陵城破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听到丁谓的话,表现各不一样!

  将领们如老牛、周泰、呼延赞等人都面露喜色!

  相对于遭遇战,野外对战外,攻城战都是让众多将领都头疼的事情,概因这个年代攻城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就是说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

  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触,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

  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要强攻一座城池的损失,会是一场野战的数十倍,如果遇到善于守城的良将,更多的就是拿人命去堆,才能攻下一座城池单单只是东汉末年,攻打一座城池需要一年以上的就比比较是。

  比如孙策攻打庐江、曹操攻打雍丘、袁绍攻打易京等等!

  原先若没有袁术下扬州的这场战役,陆衡就准备用兵力围死秣陵等粮尽再入城。

  而自己则率领大军,先剿灭了孙策免除后患,随着袁术的大举入侵计划付之东流。

  除了武将露出喜色外,陆衡看向一众文臣,王宠、孙邵二人一直在沉思。

  顾雍暗自思索似乎想到什么可又抓不住,诸葛亮、陆逊、刘基、张玄四个小屁孩在小声讨论着。

  片刻后虞允文试探说道:“公言可是要放弃牛渚,引桥蕤入秣陵后全而歼之?”

  丁谓完全没有想到虞允文,竟然能那么快就想到自己的策略有些诧异的看向虞允文。

  此人之才当世绝顶不在我之下,应当是个劲敌需要十分注意。

  丁谓向陆衡一拜道:“然也,不过此策一切建立在这李术之上,若主公使用此策需尽快与李术接触。”

  丁谓话语刚落孙邵就出列道:“主公不可,此计太过凶险!

  变数实在太多且又放弃江上天险,且让我等已拿下秣陵何必在如此冒险,稍有不慎将会断送我军在丹阳所有优势啊!还望主公三思!”

  丁谓见到孙邵反对也不反驳,只是自顾自退入坐中等待陆衡决策。

  而陆衡暗自分析若是没错,这李术是历史上那个李术,那此人绝非忠臣之辈,在现在这局势下,策反此人陆衡把握还是挺大的。

  至于李术此人在历史上寥寥数笔,但是此人却一直是孙策的心腹。

  历史上孙策一统江东后,庐江就是扬州北面长江北岸的桥头堡,重要程度不下于柴桑!

  历史上此时的孙策麾下将星云集,不说江东三老、如今陆衡麾下的太史慈、董袭、贺齐、吕岱可都是孙策麾下大将。

  可偏偏孙策让李术镇守庐江,而且在历史上200年孙策让李术截杀了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

  由此可见李术此人在历史上是孙策的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