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天圆地方,道法自然_不正经的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莽的新朝是一个大时代,但是也是一个时代的末期,西汉到东汉的过度。

  但是,这一时期的很多东西,都在后世流传。

  就说青铜镜,就算是到了东汉早期,甚至是到中期,最重要及最普及的镜式,仍是西汉末及新莽时期开始流行的规矩纹镜。

  只不过在东汉镜中的花纹更复杂,镜边上的花纹带出现更多的式样。

  在规矩纹镜中,在钮座外有一方形栏,栏外有「┐」、「┬」、「└」等规矩形记号。

  除规矩纹外,时而有四乳或八乳。

  在乳钉之间,往往有细凸纹构成的鸟、兽、人物、龙虎或几何形花纹等纹饰。

  画像镜为东汉中后期最具特色的新镜类,多流行于长江流域。

  例如江浙绍兴就出土了不少画像镜,题材以神人神兽、历史故事为主。

  这些青铜镜采用高浮雕技法装饰,纹饰风格表现与汉代画像石多有雷同。

  画像镜一直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仍流行。

  东汉时期铜镜镜钮,在全镜比例中明显增大,与镜的直径比例,由1:7升到1:4,甚至到1:3。

  镜钮也不似西汉时期及东汉中期时的半圆形,而逐渐变为扁圆形。

  汉代,可以说是我国史书记载十分详尽的历史时期。

  其皇室、官吏、礼仪、服饰、文化、社会、制造、农业、商阜、军事、战争、丧葬、等等都有涉及。

  青铜镜早已成为商品而流转与集市,为民间所喜爱。

  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相对严格的比例。

  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

  超过20厘米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

  古铜镜在随葬的时候,都会被人们用一块丝质的布包裹着陪葬。

  铜镜经过了千年的腐化,包裹铜镜的丝布会粘到绿锈上。

  因此只要侧着看出土铜镜的锈色,则隐约可以看得到一些丝线的痕迹,等等这些,已成为经验之谈。

  到了后汉,又有一批经典青铜镜出现,其中的典型代表为后汉时期的素纹缘鎏金兽带镜。

  这面青铜镜直径12.8cm,重301g,为圆形,中有一圈铭文带,古朴厚重。

  鎏金虽多剥落,但金黄遗辉尚依稀可见。

  不用说,只要是出现鎏金工艺,这种东西就肯定出自王侯,或者干脆就是皇室的东西。

  正是由于汉代历史记述的清晰,和文学创作的繁荣,使我们今日得以了解了,汉代史诗般的社会背景和皇室的宫廷生活。

  同时,也为我们鉴赏汉代古物时带来无尽的遐想与浪漫的趣味。

  比如《汉宫镜》表达的意境,就让人叹息,特别是其中记录的战争残酷性,让人感叹。

  薄云浮明月,倒映成镜枱;玉兔桂宫殿,丽影独徘徊。

  锦裳寒自浸,青丝懒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