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步步精心_不正经的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道至简,而越是简单的东西,真想要做好,还真不容易。

  就像建盏这种小杯子,特别是在拉坯之时,需要成竹在胸,一气呵成,拉出容器的最佳形状。

  要是一次不能成型,要二次拉胚,那就麻烦了。

  往往此时稍微一动,就会让器胚变形,变得更加难看。

  所以,第一次拉胚成型之后,不管好坏,最好是接下来开始利胚、修胚,而不是二次拉制。

  也就是说,一次拉坯完成后,经过修坯、晾干、素烧、选坯、洗坯等工艺后,方可上釉。

  建盏烧制的釉水,必须到富含高铁物质的指定地点的釉矿采集,任何从别地采集的釉矿,都绝对烧不出建盏的纹理。

  所以,想要制作出合格的漂亮的建盏,材料的选择很重要。

  建盏用料有两种,胎土和釉料。

  建盏的胎土含三种当地的泥土,红土、粘土和高温土。

  在我国其它很多地方也有这三种泥土,但是符合烧制建盏的,却只有建阳当地的水吉范围内的土,无法人为添加。

  选土也要经过一番测试,才能找到合适的取土地。

  选土选矿是制瓷的基本功,可这个基本功,现在能做好的肯定不多了。

  在制作建盏的过程当中,选土特别重要,最好是选择水吉当地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将瓷矿取回后露天堆放,使其自然风化。

  其后就是机碓/水碓的加工,工艺需求的不同,导致烧制过程中会有细微的变化。

  有些原料需进行机碓或水碓的加工,使建盏品质更高。

  再就是配料,根据不同的泥料,以及比例进行配料。

  之后入碓粉碎,也就是将配制好的泥料、釉料装入机碓或者水碓中进行粉碎处理。

  处理好了,就是取料。

  在机子运行到一定时间,泥料或釉料的粗细程度适中后,可将其取出。

  这么处理过的泥料,还需要过滤。

  泥料过筛后入浆池,釉料则过筛后入釉池。

  接下来是陈腐,过滤后的泥料和釉料,都需存放一定时间备用,利于后续步骤。

  这时需要的这些原材料,已经基本成型期。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步骤,比如泥料脱水,这些算是小细节,如果不算做一道工序,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陈文哲相信细节决定成败,所以,任何一个小细节,他都会精心把握。

  可谓是步步精心,才能做到完美!

  就像是脱水,陈腐的泥料此时还属于带水的“泥浆”,需进行脱水处理,才能变为软硬适中的泥料。

  在这里,软硬适中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才有利于之后的练泥、拉胚。

  再说练泥,练泥可以用机器或手工。

  机器练泥使用真空练泥机,手工用手工铲泥杀练。

  练泥的目的,是将泥料中多余的空气除去或尽量减少,并且使泥料均匀一致。

  这个时候,练泥完成,已经可以开始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