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章 风向_法兰西不缺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贵族和教会手里),大小布尔乔亚们沉默胆怯,而广大小民根本连听都听不到,完全无动于衷:最终路易十六抛弃了卡隆。

  吸取卡隆的教训,布律埃尔的方案是:先让巴黎高等法院注册征收印花税的敕令,然后在国内实现谷物贸易自由和劳动自由,后者即是用货币捐纳代替徭役,至于土地特别税的推行,则过于凶险,遭到的抵制肯定也最大,布律埃尔准备步步为营,留待最后解决。

  还有,布律埃尔还提出个颇为先进的方案:“法兰西现在有常备军十七万,人数太多,不妨加以裁减,而那些佩剑贵族如无战事,则统一拿半俸。陛下现在外交形势,是欧洲的均势很稳固,英法已然停息战火,哈布斯堡和俄罗斯的精力,放在东方的奥斯曼,西班牙和荷兰局势也暂且平稳,普鲁士一心企图再次瓜分波兰,我们可大胆裁军,减轻军役负担,万一有变,只要保留贵族军官,很快还能训练出能征惯战的队伍来。”

  路易十六点头赞同,接着他就询问外交大臣弗拉仁尼:“现在维也纳和君士坦丁堡的战事即将爆发,而奥斯曼苏丹正用我国的军事顾问团训练军队。两难的是,朕的表兄约瑟夫皇帝要求将顾问团撤回,同时苏丹也发函来抗议说,如果我们不站在维也纳这边,那么两国良好关系依旧,否则苏丹便会驱逐掉军事顾问团和工程师团,并且摧毁法兰西在希腊、君士坦丁堡和黎凡特的所有商业利益。”

  弗拉仁尼素来是强硬的“反哈布斯堡派”,其实在法国舆论里,和奥地利的联盟从来都没得到什么欢迎。过往的历史,都是法兰西国王和哈布斯堡皇帝对抗的历史,利益争夺的焦点便是比利时和莱茵西岸,法国人痛恨哈布斯堡占领了这些地区(比利时在当时叫奥属尼德兰),并对德意志那些邦国的王公持深切同情态度,直到七年战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即英国和普鲁士,法国才和奥地利走到同条战壕里,而玛丽.安托瓦内特嫁给路易十六,本身就是这种临时同盟的巩固,奥地利那已殡天的玛丽亚.特蕾莎女皇生前最担心的就是,女儿有朝一日会遭到法国人民的厌恶痛恨,从而让法奥间的关系彻底崩坏。

  不过精明的弗拉仁尼不会把反哈布斯堡的想法展露出来,他很巧妙地对路易十六提议:“我国应该严守中立,王家和民间的工商产业主若想通过投资方式帮助约瑟夫皇帝,那也自便。这样,法兰西在东方的利益就能保全,它可占据国家贸易的一半还要多呢!至于奥地利和俄罗斯,若是真的兵锋逼近君士坦丁堡的话,第一个无法容忍的不是我国,而是英国,英国怎么会允许通往印度的古陆路通道,落入到维也纳和圣彼得堡的手中?印度可是这个国家的基业,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很快会采取措施的,会暗中援助奥斯曼苏丹金钱的,这样无论哪一方失败,我国都不会首当其冲,遭到责难。另外,奥地利的哈布斯堡要是惨败,它在欧陆的体系就会崩溃,我国可顺利夺取莱茵的利益。”

  “那要是奥斯曼苏丹惨败呢?”

  “我方可采取秘密灵活的手段,利用奥斯曼帝国的实力派,再扶持个苏丹,反倒更能扩大利益,甚至可以把整个奥斯曼变为新的殖民地。”弗拉仁尼接着说,在奥斯曼的军事顾问团首领巴隆.德.托特男爵已发来详细报告,若是陛下采纳我的建议,我准备再挑选部分优秀军官去,把奥斯曼的炮兵队伍和工兵队伍先掌握住,紧紧抓住这个古旧帝国的脉象,这样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准可。”路易十六感到很满意。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