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7章再去投入学习中二_异界浩然正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离继续说:“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

  《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

  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矩之道。

  《大学》说:所恶于上,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矩之道。

  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第三点,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

  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

  第377章再去投入学习中二(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苏六听了一知半解的问:“老师,听完你说的这三个原则,我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