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铭文_天下藏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铭文的开头为几个字:神藏九鼎,天下归墟。

  署名为“道之”。

  刘会长的推测完全正确。

  这浑天黄道仪就是李淳风鸠占鹊巢弄在这里的。

  李淳风九岁之时,曾远赴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也号道之。

  随着外面的水汽和灰色垢痕擦去,一篇长长楷体铭文呈现在我们面前。

  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体……

  唐时期开始用漂亮的楷体了。

  浑天黄道仪与字体年代,完全对应起来了。

  “余闻乾坤之初,天地鸿蒙,混沌玄黄。上古有神,名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乾坤灵气聚于中,聚散无度,万物化形,或为神,或为人,或为人神合形,曰古巫耶。

  古巫常徒木于天地间,引灵聚气,诡谲多术,施法于人、兽之体,妖化为神兽、人兽、鬼兽,相为兵,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天下苦其久矣。

  帝颛顼,哀民多艰,解民于倒悬,斩木绝地天通,灭巫降浊扬清。诸天之气,沉降而下,化为九龙之脉,分伏于九州,自此天地有序,民不失生养之机,百姓醇厚多德。

  九龙之脉汲养浩然之气也,溢血,凝为精。

  夏王禹,命匠人练精为铜,铸有九鼎,鼎分刻伏龙之位,蕴启龙之法。

  九鼎既成,神州立,威呼王权,天下慕。

  禹王祭九鼎,昭告神明曰,凡乱政不仁,民无立锥之地,食无肴行无履,蓬蒿遍野之际,仁者取鼎揭龙藏之密,引伏龙九脉其一,龙脉起,终乱世,立新王。

  九鼎传至商,复而至周。

  周德衰,九鼎危。

  有先生孟禾渊,乃神人也,掠九鼎,分藏于九州山川……”

  中间的篇幅省略。

  最后一段话为:“呜呼!吾惟愿天下恒定,鼎光长照,神珠永封也。道之敬拜。”

  数百字的铭文。

  古朴俊逸,遒劲有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

  尽管我们大体理解了其中意思,但有些地方叙述的比较简练,各人理解起来存在差异,尤其是我,这方面可能只比小竹与郝安强一些。

  现在急需要一个人,完整、准确、直白地将整篇铭文给翻译出来,统一大家的理解。

  夏禧说:“谁来翻译?赶快!”

  刘会长摇着扇子,自告奋勇:“我来!”

  夏禧立马制止了他:“你可拉倒吧,还是叫陆大小姐来!”

  陆岑音点了点头:“好,我来翻。如果有讲不对的地方,刘大哥和大夏随时补充。”

  我:“……”

  合着就这么把我给鄙视了?

  陆岑音再仔细看了一遍,沉吟半晌,开始翻译。

  “我听说上古时期,天地之间一片混沌,形状就像鸡蛋一样。上古时期有一位神人,叫做盘古,他用斧头开天辟地,从此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天地之间聚集着很多灵气,飘荡聚散人间,

  请收藏:https://m.dub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